> 文章列表 > 里德伯常量

里德伯常量

里德伯常量

里德常量是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常量,它是一个经验常数,通常表示为:

```R = 1.097373157×10^7 m^-1```

这个常量最初是在描述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,其关系式为:

```1/λ = R[(1/n^2) - (1/m^2)]```

其中,`R` 是里德伯常量,`λ` 是光子的波长,`n` 和 `m` 是氢原子中的电子能级。

实验测得的里德伯常量数值为:

```R ≈ 1.0967758×10^7 m^-1```

1913年,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·玻尔通过引入约化质量,计算出了里德伯常量的理论值,这个理论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,误差仅为万分之五:

```R ≈ 1.09737315689396×10^7 m^-1```

这个常量在原子物理学中非常重要,因为它与氢原子光谱的测量密切相关,并且是理解原子内部电子运动状态的基础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里德伯常数在氢原子光谱中的作用是什么?

里德伯常数如何影响电子运动状态?

尼尔斯·玻尔如何计算里德伯常数?